市場交投氛圍轉弱,煉焦煤價格承壓漸增
近期煉焦煤市場恐高情緒升溫,交投轉弱,價格漲勢放緩且部分小幅下調。截至11月17日,山西低硫煤指數1694元/噸周環(huán)比漲37元/噸,高硫煤指數1403元/噸周環(huán)比持平。下游補庫到位疊加焦企盈利不佳,對高價煤接受度下滑,煤礦新訂單承壓、部分累庫,山西呂梁部分煤企低硫主焦煤下跌50元/噸。短期漲價收尾但回調有限,11月18日調研20家主產地煤礦,16家穩(wěn)價、2家漲價、2家降價、2家停產。
山西 “十四五” 期間達成多種能源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
“十四五” 期間,山西投入省級研發(fā)資金50億元,建成80余家省級以上能源科創(chuàng)平臺。煤炭領域,“煤海蛟龍” 等裝備領跑行業(yè),煤層氣產量占全國80%以上,煤電機組 “三改聯(lián)動” 成效顯著;煤炭清潔轉化技術國際領先,“晉華爐” 市場占有率超50%;新能源領域,26兆瓦級海上風機并網測試,新型儲能、氫能技術實現產業(yè)化,多項成果支撐能源轉型,“十五五” 將打造全國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。
產地動力煤價格調漲煤礦增多
近期產地動力煤價格走強,11月18日大同5500大卡煤價685元/噸(環(huán)比漲5元),鄂爾多斯、榆林價格小幅上調。供應端受年度任務收尾、環(huán)保安全檢查等影響收緊,需求端供暖需求增加,非電行業(yè)需求穩(wěn)定。11月19日調研顯示,90家煤礦中15家漲價、2家跌價、73家穩(wěn)價,部分煤礦漲價10-20 元/噸。市場預計年末供應增量有限,供需偏緊格局短期難改,煤價整體延續(xù)偏強走勢。
貴州水城能投鐵路專用線投用 西南能源運輸再添動脈
11月15日,貴州水城能投鐵路專用線首趟煤炭專列發(fā)車,該線路全長6.42公里,主線1.67公里,連接滬昆鐵路與水城能源站,形成公鐵無縫銜接網絡。專用線靜態(tài)儲煤120萬噸,年吞吐500萬噸,采用 “鐵路直達、倉儲聯(lián)動、裝卸一體化” 模式,降低物流成本、提升效率。項目將緩解區(qū)域煤炭運輸壓力,強化六盤水西南煤炭輸出樞紐地位,帶動相關產業(yè)協(xié)同發(fā)展。
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“探脈” 大模型 開啟地勘行業(yè)數智化新征程
近日,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發(fā)布地勘領域 “探脈” 大模型,以多階基座模型為核心,整合70余年行業(yè)數據與專家知識,打造場景專屬模型工廠。目前已訓練20多個場景模型,應用于找礦、物探數據處理等領域,找礦效率提升2倍,物探數據處理效率超10倍且精度更高。該模型目標適配300多個地勘關鍵場景,推動行業(yè)綠色化、智能化轉型。
11月下半月印尼動力煤參考價多數上調
11月15日,印尼能礦部發(fā)布2025年11月下半月動力煤參考價(HBA),多數品種上調僅高卡煤下降。其中HBA(6100-6500大卡)102.03美元/噸降1.7%,HBAI(5100-5500大卡)67.29美元/噸漲0.1%,HBAN(3900-4300大卡)44.29美元/噸漲0.6%,HBAN(3200-3600大卡)33.88美元/噸漲0.4%。HBA價格自2025年3月起每月1日、15日發(fā)布兩次,2023年8月已將分級細化為四級。
蒙古國總理:將對華煤炭出口量增至1億噸
當地時間11月18日,中蒙總理在莫斯科會見,中方愿深化礦產能源等領域合作。蒙方提議分階段推進跨境鐵路建設,并將對華煤炭出口量增至1億噸。2023-2024年蒙古對華煤炭出口量連續(xù)破紀錄,2025年1-10月累計出口6973.43萬噸,除少量出口俄羅斯外,其余全部銷往中國。
初步數據:日本10月煤炭進口量同比增3.4%
11月21日,日本財務省發(fā)布初步貿易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2025年10月份,日本共進口煤炭1452.7萬噸,同比增長3.4%;煤炭進口額為2917.63億日元(18.53億美元),同比下降17.8%。
初步數據顯示,10月份,日本從美國進口煤炭68.7萬噸,同比下降29.5%;進口額為148.35億日元,同比下降41.2%。從俄羅斯進口煤炭9.6萬噸,同比增加81.9%;進口額16.7億日元,同比增長52.9%。
10月份,日本動力煤進口量為931.9萬噸,同比增長9.6%;動力煤進口額1714.52億日元,同比下降11.9%。
因國際資金停滯 印尼煤電淘汰計劃面臨風險
因發(fā)達國家資金撥付停滯,印尼2030年退出6.7萬兆瓦燃煤發(fā)電裝機的計劃面臨失敗風險。2022年,10國組成的 “公正能源轉型伙伴關系 (JETP)” 承諾3-5年內籌集200億美元,用于淘汰印尼13.5%的煤電裝機,但印尼官員表示尚未收到相關資金承諾。
部分內容來源于行業(yè)協(xié)會公眾號、行業(yè)媒體平臺。